为什么有的军训教官喊「yà ĕr yì」?这是哪的方言?

xwbar的头像
2025-07-15 18:54:22
/
世界杯比赛赛程

121的喊法据说来自于黄埔建军时的操典,在解放军部队中,标准的“121”按专用数字发音,应喊为“幺二幺”,只是在常年的训练中走调了。我军对此也没有什么刻板的规定,加上过去老兵普通话水平差,南腔北调什么样的都有,逐渐就传成了现代的样子。

早期解放前部队比较繁杂的时候,甚至有“左右左”的喊法,解放后一些民兵训练也用到了左右左。

按照我对原四野老兵的交流,至少解放前他们部队已经在使用121的口号,而且也就是现在“药二呀”的发音。

这种口音的源头被认为来自山东,因为四野山东的干部非常多,他们被辽东的人称为“海南人”,甚至在四野还不存在的时候,山东话就已经在东北解放区的军训中蔓延了。

山东人对革命的贡献非常大,从入东北开始,有三万基干团入东北,后来林林总总不知道过去多少人,这些人在拉起东北解放军的老架子后,不可避免的将方言给融合了进去,构成了部队的口号风格。

就这样“药二呀”在部队形成了传统,有这种发音的部队,基本进来一个训一个,大都是这种发音,久而久之,后面的战士全都跟着学,跟着发扬传统了。

而且还形成了一套不知什么时候总结出的理论,即:药二呀的发音更科学,更省嗓子,跑动过程中喊号子也可以配合呼吸,都是开口音,长着大嘴喘气吸气就能出口,不至于上气不接下气。

所以,许多人听的都是“药二呀”,而不是标准的“幺二幺”了。

某些读音还有反着来的,反正药二呀还是呀二药都差不多。

根据老王这些年在不同部队看过的情况,也不是所有的部队都在“药二呀”,喊“一二一”的部队一样很多,且他们也有一套“省嗓子”的理论,即:“一”音放轻放快,快速带过,“二”字放长,拿来吐气。听起来就是“姨-耳~姨-”。

除此之外,听到过的还有“幺两幺”,都用的短音发音,没一个拖音,音长也就眨眼那么长,跑操的时候仿佛就是从嗓子眼里挤出来的,不怎么清澈洪亮。

标准普通话喊的也不是没有,这些年还见着不少,民兵,机关单位,警备部队用普通话的较多,开口就是字正腔圆的“一二一”。

总而言之,121口号的不严谨演绎也算是部队的特色,部队就是这样,唱歌,喊口号,哪个是真按照实腔准调来的?不全是扔了舌头吼出来的么?这样才有雄壮之气。

《斗破苍穹》:斗气大陆的修炼之旅,五帝破空的传奇
微信摩拜单车使用指南,如何轻松关闭账户,享受便捷出行新体验,轻松关闭微信摩拜账户,开启便捷出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