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言解密】再惹我老子“搉”死你丫的

搉(quō)本来读què,意思是敲击。但在河南活中,它被念转后,就常被人们读为quō,一般有两种用法:
第一是打、敲打、砸的意思,现实生活中,如果某人老是惹你,而你又比他威猛的话,你就可以这样警告他:你是不是想让我搉(quō)你一顿呀!如果他还是不听你的话,你就可以先搉(quō)他一拳。
第二是捣、舂的意思,河南人爱吃捞面条,吃捞面条一般都会在蒜臼里搉(quō)点蒜汁儿,搉(quō)蒜汁儿的话基本都是小孩儿来做。
不过由蒋振亚编剧的豫剧《好媳妇》剧本中用的却是“榷”字,如:“为媳妇擀好白面条,还煎了两张鸡蛋皮,再榷点蒜泥等着她,吃一顿捞面条变变口味。”可能“搉”与“榷”虽都是生僻字,但相对而言,“榷”字又常用,所以就用“榷”来记quō音了。
展开全文
榷(quō)本来读què,输入法把榷(quō)这个字的读音定为(que)。意思是架在水上的横木,即独木桥,后引申为专营专卖,即由官家垄断经营。
“榷”在河南话中一般读quō,意思是使别人吃亏、上当,也即骗人。如:你可别榷(quō)我呀!《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了“榷人”这个词。
“榷”本无骗人意,中原民间用它记quō音,赋予它骗人意,大概可能是老百姓一般都不大相信官家,认为官家的专营专卖是榷(quō)人的吧。
更多资讯请微信搜索关注:逗比河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