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

長安大學現直屬國家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同時也是「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現有2個校區,3個實習基地,占地面積共計3348.22畝。目前的長安大學為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兼有經濟、管理、人文多種學科,以公路交通、國土資源與環境、城鄉建設等專業為辦學特色,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高等學府,已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18萬餘人。[5]
長安大學設有23個教學院(部),有5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6個部省級重點學科,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50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1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82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1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6個工程碩士招生領域,15個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專業,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後備警官選拔培訓基地。現有全日制本科生25000餘人,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一萬餘人、外國留學生1600餘人。
長安大學有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8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8個交通運輸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陝西省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陝西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擁有全國高校唯一的汽車綜合試驗場。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027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6人,教授、副教授1200餘人,博士生導師366人,碩士生導師1041人;有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5位,80餘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和教育部、交通運輸部、陝西省等各類高層次人才計劃。
學校堅持產學研相結合,近年來,共承擔了包括國家「973」、「86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點科研課題在內的科研項目6000餘項,榮獲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國家科技獎勵14項,省部級一等獎31項,其他省部級獎勵500餘項;承擔了包括國家規劃課題在內的各類教育教學研究項目360餘項,獲得國家級和省級教學成果獎50餘項。年科研經費超過8.5億元。
學校編輯出版《中國公路學報》、《交通運輸工程學報》、《建築科學與工程學報》、《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築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汽車駕駛員》等8種全國性期刊,其中2種為國家重點建設期刊,3種Ei數據庫收錄期刊,4種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公路學報》、《交通運輸工程學報》連續入選"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
學校1956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先後培養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越南、坦桑尼亞、也門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7000餘人。學校還是中國最早承擔援外教育和首批招收港、澳、台學生的高校之一。近年來,學校適應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加大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力度,先後與美國、英國、俄羅斯、烏克蘭、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0多所高等學校及科研機構開展了交流與合作,加入了「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與俄羅斯國立羅斯托夫建築大學等成立國際大學聯合體,設有國家外專局長安外語培訓中心。近年來,學校主辦、承辦了「第五屆交通運輸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西部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高校領導與戰略高級國際研討會」、「2006西安國際大地測量高端論壇」、「關學·南冥學與東亞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歐亞國際地理信息論壇」等幾十個國際學術會議。
為慶祝長安大學建校70周年,2021年4月18日,新時代特色高水平大學教育發展大會在長安大學舉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