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之珠 (羅大佑歌曲)
关于与东方之珠同名的其他主题,请见“东方之珠”。《东方之珠》,罗大佑作曲的歌曲,题材是香港主权移交前的香港。有粤、国语两版,粤语版在1986年推出,由关正杰演唱、郑国江填词、杨云骠编曲,收录于专辑《启示》;国语版在1991年首次推出,由罗大佑演唱、填词,并与花比傲共同编曲,收录于专辑《皇后大道东》。
事实速览 东方之珠, 关正杰的歌曲 ...东方之珠关正杰的歌曲收录于专辑《启示》发行日期1986年类型粤语流行音乐时长3:38唱片公司百代唱片作曲罗大佑作词郑国江编曲杨云骠制作人杨云骠关闭
事实速览 东方之珠, 罗大佑的歌曲 ...东方之珠罗大佑的歌曲收录于专辑《皇后大道东》发行日期1991年录音室R&B Studio类型华语流行音乐时长4:17唱片公司音乐工厂作曲罗大佑作词罗大佑编曲罗大佑、花比傲制作人罗大佑关闭
背景
珍珠总有褪色一天,但东方之珠,则永远是东方之珠——因为她早已下定决心,不容许自己的容颜苍老过我们身上的肤色。[1]—专辑《皇后大道东》的介绍文案
1984年年底,中国和英国签订了《中英联合声明》,不少香港人对1997年回归后的香港的前景表示忧虑,从而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移民风潮,《东方之珠》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罗大佑有意把东西方的音乐特质混合,体现香港华洋杂处的特点[2],于是以中国五声音阶谱写主歌,副歌则运用了西方乐理中和弦分解的写法[3]。歌词有国粤语版,创作先后有两种说法:一说为1986年夏,郑国江受唱片公司邀请,把已有的国语词改编为粤语版,收录于7月发行的专辑《启示》里[4][5];一说为罗大佑1986年来港定居两个月后,至1987年初国语词才诞生[6]。根据1986年关正杰《启示》专辑的广告内容,明确写出《东方之珠》是关正杰诚邀台湾著名创作歌手罗大佑 (继《明天会更好》后),作出一首直击港人心态嘅好歌。
1988年,罗大佑在亚洲电视六周年台庆演唱重新填词的国语版[7]。1991年,此版(指歌词一样)收录于罗大佑的专辑《皇后大道东》中,作为专辑的最后一首。
Remove ads国粤两版差异
香港是一百五十年前被割出去的,交给继母领养,那时有一纸承诺。然后今天说时间到了,要拿回去,于是又有新的承诺。[8]—罗大佑受访时对国语版歌词中“诺言”的解释。
郑国江的词回顾香港过去百年所经历的沧桑,并期盼香港未来更加辉煌,语调积极乐观[9]。
相较于其他以香港为题材的歌(如罗文的《狮子山下》、陈美龄的《香港香港》),在台湾土生土长的罗大佑以外来人的角度书写。乐评人黄夏柏指其语调冷静和疏离,内容抽象而有解读的空间[10]。另一乐评人方国鸿形容词曲“严肃凝重”。文化评论人潘国森则认为“郑词平实而罗词虚浮”[11]。
两版编曲最大的差异是后者加入了军鼓[9],以及缓起、急升然后刹停的全新间奏[12]。
乐评人Muzikland指粤语版是当时电台著力推介的主打曲,但反响却不如多年后推出的国语版[13]。
其他版本
1991年:跟专辑《皇后大道东》一样的版本,由李宗盛、陈淑桦、周华健、潘越云、娃娃、赵传演唱,收录于专辑《东方之珠I 来自你,来自我,来自他》。
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中国大陆歌手那英与香港歌手刘德华共同翻唱了这首歌。
参考资料Loading content...相关条目Loading content...外部链接Loading content...